【回眸四十年 同心迎州庆】巴东:产业兴 旅游旺 百姓富

2023-06-13 16:15:08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四十年来,巴东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用勤劳和智慧摆脱贫困,迈向小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开始追求生活品质提升,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百姓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巴东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快车道。


(相关资料图)

6月5日,在巴东县东瀼口镇绿竹筏村,橘农正在用先进无人机进行桔园管护,以往靠人力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仅两个小时就可以全部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管护效率。

“我种了几十年柑橘,从来都是肩挑背磨,没想到科技发达了,对我们的帮助这么大。”绿竹筏村村民张林说。

绿竹筏村有悠久的种植柑橘历史,以往每到柑橘丰收,橘农将一筐筐柑橘背到县城,卖掉后再买一些盐、煤油等生活必需品。

三峡大坝蓄水后,有种植经验的橘农全部外迁,该村柑橘种植出现了技术断层,柑橘发展陷入停滞。

2004年,借助退耕还林政策,当地百姓再次发展柑橘。但是柑橘前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长,再加上缺乏技术,百姓种植积极性不高。那时,张林发展了30多亩柑橘,没有技术,就请农业局工作人员来指导,没有钱管护,张林就外出打工挣钱,生活一度十分艰难。

转机出现在脱贫攻坚时期,巴东县政府将柑橘定为全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开始大力支持柑橘产业发展,为橘农补贴苗木、修建灌溉水池,当地村民开始大面积发展柑橘。

“那个时候政策好,政府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我们种植,帮我们找销售渠道,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柑橘。”张林回忆说。

如今,全县按照早中晚的品种布局,一体发展柑橘16万亩,达到了四季有果的发展格局,全县橘农22000余户,年产柑橘18万吨,年产值突破了11亿元。黄橙橙的柑橘,成了巴东人民致富的“金果果”。

同时,在其他乡镇,巴东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了茶业、药材、烟叶等产业。2020年,巴东正式脱贫摘帽。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富足的百姓开始有了新的追求。

“以前只有时间忙田里、猪圈里,现在生活好了,要忙自己的房前屋后,把院子搞漂亮!”茶店子镇朱砂土村村民田振堂说。

茶店子镇朱砂土村是茶马古道“银大路”的必经之地,当地百姓自古以来就经营客栈,供过往的骡马队、客商休息。随着交通的不断便利,当地逐渐没落,繁华不再。

结合历史和环境优势,茶店子镇大力引进市场主体在朱砂土村发展乡村旅游,投资建设茶店驿站,还原了古驿茶店的历史风貌。历史悠久、村容整洁、乡风和美的朱砂土村再次吸引了无数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第一次到这里来的时候就感觉这里风景秀美,空气清新,也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情,和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所以我就想来这里投资建一个民宿,带动当地百姓就业。”来自武汉的投资商陈利说。

该村还利用村集体经济修建民宿,租赁给市场主体经营,每五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90多万元的收入。

“村集体经济充实了,我们村干部更有底气。特别是老百姓腰包鼓了以后,响应我们村里的号召更加积极了,不管是殡葬改革还是修路,大家都主动投工投劳。”朱砂土村村支部书记王元兵说。

去年,通过殡葬改革,朱砂土共拆除坟墓106座,人居环境得到巨大改善,村里再次引进三家市场主体,发展农业观光园和玻璃蔬菜大棚。

沿着“银大路”一路向北,来到信陵镇土店子村,该村按照总体规划,以黑猪、香心梨为主题拉长“农业+”链条,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核心,发展乡村游,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总体目标。

今年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尤其是经过殡葬改革和民居保护修缮之后,土店子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每逢节假日,该村每天能接待游客700多人,呈现出“一座难求”的火爆场面,村民真正实现了吃旅游这碗饭。

近年来,巴东共发展民宿743家,随着种养殖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巴东农村散发出勃勃生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是巴东农村面貌的真实写照,40年山乡巨变,始终不变的,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王春雷)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