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商报头版 | “图”中识风险 “码”上查隐患 我市推广智控场景实现“一厂多租”安全监管模式创新-全球播报
【资料图】
监管人员与宗地企业的安管员,通过扫描企业的二维码进行标准化清单检查;被监管对象、宗地管理员、企业员工通过微信扫码后,再依照标准清单进行自查自纠;其他人员可通过微信扫码查看企业基本信息、检查记录、风险管控等级等信息。
最终,上述所有检查结果以“红、橙、黄、蓝”四色呈现风险,绘制形成一张基层安全生产“四色图”。紧接着,平台再以短信方式实时向相关企业和综合监管中心推送隐患整改情况,推动安全监管形成闭环。
这是目前我市正在推行的安全生产“一图一码”智控场景,通过“清单式排查、表格式销号”,重点解决宗地企业管理缺位、承租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推动隐患治理从被动应付向精准干预转变。此举实现了我市“一厂多租”安全监管模式创新。随着大安全综合智慧监管系统向基层治理端延伸,我市1939家“一厂多租”企业以及11612家承租企业已被纳入智慧监管范畴。
“通过‘四色图’可以直观地识别企业是否存在相关风险,而通过扫码则可以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销号、督办等一系列操作,有效解决了基层安全生产怎么查、怎么管、怎么改、怎么提等四大难题。”义乌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因安全隐患实施分类清单式销号,为此,企业自查隐患后需上传整改照片进行自动备案销号,网格(宗地企业)检查出的隐患需各自在线上审核后销号,而重大问题隐患则由镇街现场核查后销号。一般隐患整改期限原则上不超过7天,重大隐患原则上不超过30天。对临期逾期未整改销号的,平台将自动提醒、警示企业,同时抄送镇街跟踪闭环管控。
“一图一码”智控场景还为企业专属二维码增添“监督建议”栏,便于企业主和员工扫码举报监督。举例来说,厂里对占用消防通道、灭火器失效等安全隐患置之不理的,员工可以直接通过扫码发图进行曝光;镇街监管人员检查时如若存在故意找茬等违规行为的,企业主可以通过扫码进行投诉。
标签: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