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我们买入后反而亏损比较多? 环球热讯

2023-06-02 13:48:52 来源:个人图书馆-訫已

有一位粉丝朋友提出下列的问题:


(资料图)

我答应要为此写一篇文章。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塔勒布写的《随机漫步的傻瓜》或《黑天鹅》这两本畅销书中就有过讲解。书中举了一例子,说自己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业绩非常好,自己同为交易员业绩非常平庸,但自己的这个工作干得很长久、很平稳,而明星基金经理后来由于爆仓而给公司带来了巨大亏损,最终炒鱿鱼了。

这个例子说明了成为明星基金经理的必要条件。注意我们这里必须要回顾下什么是必要条件,这是初中数学的课程。就是“必须要有,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即“没有它,这个事情100%办不成。”但是必要条件,不等于充分条件,即“虽然它是不可缺少的,但不是有了它就可以办成的,还需要有其它条件。”

比如家里的君子兰,水就是它生存的必要条件。没有水,它活不了。但是只有水,它也生存不了,它还需要土壤、阳光等其它条件。

成为明星基金经理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在某一板块或某一品种上仓位很重。或者说“重仓”是成为明星基金经理的必要条件。

上面那位朋友说的“主动型基金经理前几年业绩挺好的”,就是因为这个基金经理在某一个行业板块上仓位很重。所以才会业绩很好。每年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必然是在某一板块上仓位很重的基金经理,这是100%确定的事情。

仓位不重,投资品种不集中的基金经理,他的业绩根本就不可能突出,因此,他也不会进入到我们投资者的视野。这样的仓位不集中的基金经理的业绩排名可能在几千名以外。

以明星基金经理张坤为例,他能在前几年业绩相当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重仓白酒。葛兰也是如此,葛兰在前几年重仓医药。这样,当属于白酒、医药的牛市行情来临时,由于他们的仓位很重,自然他们的投资业绩排名靠前。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明星基金经理的成名是因为重仓,明星基金经理巨幅亏损也是因为重仓。世界上没有年年上涨的板块,明星基金经理重仓的行业板块早晚会因为行业的业绩下滑或市场热点转换而开始出现调整行情。由于他们在某一行业板块上的仓位很重,因此当行情调整时,他的业绩必然也是下滑得很厉害。

我们普通投资者发现张坤、葛兰管理的基金业绩挺好的时候,必然是他们重仓的白酒、医药已经涨幅很大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这些基金经理业绩很好时,十有八九他们重仓板块的中期行情已经处于高位。普通投资者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买入,那么未来几年当然有被套在行情高位的可能。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可能”,不是说“一定”。投资原本就是一个概率的游戏,没有“一定”的事情。我们投资一个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原本就有这种在未来几年业绩大幅下滑的可能。因为他们所重仓的行业板块未来几年一旦因为业绩不达预期或市场热点转换,这些行业板块的行情就可能会发生大幅度的下跌。

有的人看到这里会问:难道这些基金经理做不到随时根据市场热点来调整自己的投资方向吗?比如,2018年投资白酒、2020年投资新能源、2021年投资工业母机、2022年投资中特估、半导体或人工智能吗?

我的回答:基金经理是人,不是神。他们做不到。股神巴菲特也做不到。

世界上没有人能做到踏中每轮行情炒作的热点。有的较为幸运的基金经理可能会做到连续三五年踩中行情热点,但是连续十年、二十年都踩准市场热点,那就是只有神能完成的事情了。

所以前几年业绩挺好的基金经理,并不能代表他在未来几年业绩也会很好。即便强如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也会出现连续几年业绩不好的情况。

根本原因就是世界上无人有预知未来几年何种概念、板块会大涨的能力。能把握住10年、20年投资大方向的基金经理就已经是极为优秀的基金经理了。

例如,在2014年看好新能源,并重仓新能源的基金经理。如果他能重仓持有新能源板块到2021年,他的总体业绩就已经很优秀了。虽然他的业绩在2019年以前连续三四年一塌糊涂。

所以,我们买入一个业绩不错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如果我们认同他的投资理念,那么我们就应当越跌越买。现实的问题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奔着基金经理的业绩去的,并不是奔着他们的看似虚无缥缈的投资理念去的。所以当基金经理的业绩下降时,人们自然就会恐慌。

基金投资也是有悖论的。那就是人们因为自己投资能力不强才买的基金。但是投资能力不强的人,也很难看准和拿住基金。说来说去,就是买基金也需要自己有一定的投资能力。对投资不甚了解的人,投资基金也很难赚到钱。

因为最终决定我们投资成绩的并不是基金经理,而是我们自己的投资认知。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快讯